命名有学问,需注意一下五点:
一、幽默。现代人生活在竞争的社会,压力很大,如果能把幽默溶入到中,让人在轻松的气氛中记住你的品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种戒烟糖为“牛皮糖”。针对开会时为了让人们免受烟雾的伤害,而特意推出这种好吃又耐吃的“牛皮糖”,俏皮的名字再配上幽默的广告词:“不知不觉中缴下敌人的烟枪”,形成了强大的促销功势,即使每包售价四十多元,销量依然很好;另一个当算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颇具特色的包店配上“狗不理”这个幽默品牌,即使是“狗不理”,络绎不绝的顾客依然乐在其中。
二、夸张。夸张本来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写作手法,把它运用到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生产香水的公司给自己的产品命名为“毒药”,生产香烟的公司给自己生产的香烟为“死亡”,就可以成功地运用夸张手法,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格外引人注目。
三、联想。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本质上是看好商品带来的特殊利益。于是,购买化妆品,是在购买“年轻”、“美丽”;购买名牌西服,关键是体现身价、档次。这一商品与用途之间的转换,靠的是联想。比如,“蒙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内蒙古宽阔美丽的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奶牛在蓝天白云下低头吃草,那里没有污染,世界是那么纯净。由此推想那里产的牛奶会更好,自大草原的牛奶制品也应更胜一筹。
四、谐音。就是巧妙地利用文字发音上的相同或相近通过借势或转换而收到的意想不到的促销效果。这种手法在广告语中常用。如“默默无蚊(闻)”奉献的蚊香,有“不打不相识”的打字机等等。
五、借势。可以取材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也可取材名人名曲。这种借助名人名作的“名气”进行商业命名的方法,可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促销效果。“浏阳河”酒、浙江绍兴的“咸亨”牌老酒,“李宁”牌运动服、“老干妈”风味豆鼓、“孔乙已”茴香豆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