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8-19 17:13:33
一般认为,是青灯与古佛相伴、诵经与念佛交替的清修场所,丝毫不杂有人间的人情商务和世俗观念,其实这种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是难以存在的,也是不被大乘佛教思想所赞颂和提倡的。禅宗历来提倡“农禅并重”,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规传统,近代佛教更是大力宣扬“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们认为佛教生存于社会,自应尽己所能,以利益社会的精神为指针,减轻对社会的负担。大力发展的经济自养事业是佛教适应当代社会的重要表现。玉佛寺已故方丈真禅法师的话足以证明这一点。真禅法师认为:经商要看目的,如果是为了常住,为了公共事业,为了满足广大佛教信徒宗教生活的需要,寺庙不仅可以经商,而且商情还能通达禅要,这在禅宗的公案中是可以得到启示的。真禅法师进一步指出:佛法赖僧扶,僧要靠自力,不能躺着吃香火,创办实业恰恰是有作为的表现,是值得提倡的“以庙养庙”行为。
一般来讲,寺院自养要突出两点,一是宗教性,二是文化性。宗教性是说寺院的经济自养部门的经营理念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上的商业发展理念,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宗教特色,注重将宗教理念注入到商业行为中,不唯利是图,不损害佛教形象;文化性是说的商业经营要有内涵,要注重宣传宗教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档次和品味,突出经营的文化性,尤其是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更要大力弘扬和继承。本着“以庙养庙”和坚持两性的原则,玉佛寺的经济自养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几乎都有法物流通处。法物流通,顾名思义,所流通的物品都是佛教用品。既然是佛教用品,必然会涉及到所流通的物品及流通的程序要充分尊重购买者的宗教感情,因此严格把好质量关,严防伪劣假冒的商品流入供销环节是法物流通处的基本要求。为此,玉佛寺法物流通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学习和讨教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由于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认真负责,法物流通处自开创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商品质量而引起的售后纠纷,维护了法物流通处在广大信徒及海内外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在经营过程中,玉佛寺法物流通处注重从长计议、以大局为重、不计较局部暂时的利益得失。1991年,我们针对香客烧香点烛互相攀比风气愈演愈烈的现象,提出了“文明敬香”的倡议,取消了寺内的蜡烛供应,对线香也进行三枝香的改样包装,并在香期期间以“送香”的措施代替以往“售香”的办法,同时加强舆论宣传的力度,长期坚持不松懈,终于取得了效果,养成了香客在玉佛寺内文明烧香的风气。虽然这些措施给法物流通处带来了每年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开展移风易俗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佛教界和社会的好评。
管理树形象,管理出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自养部门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经理实行选聘制,对员工实行优化组合和竞争上岗,从而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正因为玉佛寺在经济自养工作中坚持了严格的经营管理方针,落实了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所以近年来的成绩非常显著,法物流通处、素斋部每年都能向提交数额较大的自养利润。
玉佛寺经济自养工作的实践表明,佛教经济自养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要尊重和顺从这种特殊性,同时又讲究商业自身的规律科学,那么这种宗教上的特殊性又往往产生商业上特色性的效果,既满足了宗教信徒的需要,又促进了本身的经济积累,成为一桩皆大欢喜的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玉佛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发扬“农禅并重”、“以庙养庙”的优良传统,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目标明确、管理严格,积极发展、壮大了的自养经济体系,从而为道场的兴隆、僧众的修持及僧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为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